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凌云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府办|0 文号: 时间:2018-01-26 03:52:00 点击: 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18117日在凌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莫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以五大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扎实开展六年一争当活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胜利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统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43.25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11.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1亿元,增长13.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11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亿元,增长11.5%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克难攻坚、实事求是、团结奋斗的精神,顶住压力,砥砺前行,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开展成效显著。

一是靶向施策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抓党建促脱贫典型做法在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成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现场考察点。全年将实现15657187人脱贫出列,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将从年初的15.7%降到12.49%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脱贫攻坚屯级道路建设134362公里,安全饮水工程47个,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7个。统筹推进所有贫困村水、电、路等项目建设,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统筹安排5200万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1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其中收入超过2万元以上的有29个村。移民搬迁工作加快推进。泗城百坎、朝里六作、沙里沙者等16个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全面开工,已建成安置房1621套,完成抽签选房并搬迁入住11525908人。群众满意度切实提升。出台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奖补政策,共兑现产业奖补113172732万元,劳务奖补166331740万元。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教育扶贫等优惠政策,完成贫困户授信10841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36841.84亿元,兑现贫困学生各类补助1.06亿元。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医疗救助报销比例达90%以上。瑶家夜校活动深入开展,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意识明显增强。通过采取一系列利民、惠民举措,群众对脱贫攻坚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初步统计,第一产业增加值8.5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67亿元,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2:38.6:37.2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实现新突破,成功培育四上企业13家,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第一,农业产业取得新成效。围绕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目标,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产业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42亿元,增长6.74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53万亩,产量达5.84万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111%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茶叶、桑蚕、油茶三张叶子快速发展,新增有机茶园2096亩,低产改造1万亩;完成新种桑园6869亩,集中标准化大蚕房建设1.8万平方米;完成低改油茶2.5万亩,新种油茶5000亩。实现年产干茶5412吨,产值4.51亿元,增长18.4%;销售鲜茧6.51万担,产值1.56亿元,增长33.3%;全年产干油茶籽1.5万吨,产值2.9亿元,增长26%完成烤烟种植5634亩,干烟产量1.04万担,产值1082万元。完成各类中药材种植近2万亩,产量2489.6吨,产值1707.6万元。完成水果种植8547亩,产量达1.06万吨,产值1.08亿元。养殖产业初具规模。出栏肉猪、肉牛、肉羊和肉兔21.25万只(头),家禽125万羽,养殖业产值达4.68亿元,增长5.01%示范创建卓有成效。我县正式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是百色市首个获批县份;下甲镇双达村油茶园成为全区首批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凌云县正道茶叶产业(核心)示范区等4个示范区获自治区认定为县、乡级农业特色示范区。土地确权顺利通过区级核验。

第二,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86亿元,增长13.37%。通鸿水泥厂矿山扩征、丝绸产业园、年产15万吨超细碳酸钙等工业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引进了长江天成山茶油扶贫项目。工业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工业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综合能源消费量12.45万吨标准煤,下降1.2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27吨标准煤,下降7.58%,实现节能量2.03万吨标准煤。

第三,第三产业打开新局面。旅游业方面。全年接待游客213.39万人次,增长51%;综合消费20.92亿元,增长84%。重点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凌云古城、茶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玉洪群苗、加尤南里湾、下甲九燕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凌云县巴林农庄获2017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伶站浩坤三合乡村旅游区荣获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名村名屯,泗城百花庄农家乐获广西五星级农家乐。创新旅游扶贫模式,积极组织景区及其周边剩余劳动力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实现了群众、村集体、公司三方共赢的目标,旅游扶贫成效凸显。电商物流方面。建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点77个;累计开展电商培训108场,完成人员培训9671人次;成功举办了凌云县首届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依托高铁无轨站有利条件,引入中铁快运等物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茶叶、山茶油、百香果、红薯粉等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全年发往东南亚国家的茶叶达100万美元,实现了出口贸易零的突破。

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品位明显提升。以争创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年完成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9.13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坚持规划先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洪高速公路出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扶贫移民搬迁安置规划等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3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9户。体育文化公园、下甲和加尤污水处理厂、村级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农村改厨、改厕、改圈,下甲、逻楼百镇建设示范工程,乡土特色示范村庄建设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城镇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依法坚决打击两违行为,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13万平方米。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监管,污水处理率达88.86%,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城镇管理得到全面加强,获得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四是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年勤谋划、强督导,强力推进128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5亿元,增长20%完善项目库建设。加大重点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和消费等领域,项目储备工作取得新进展,成功入选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两个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106个。加快项目审批。严格执行项目并联审批制度,项目审批实现高效运转,全年完成项目立项168个,其中:审批类项目114个、备案类项目54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开工建设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凌云段)、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浩高景观码头等34个项目,开工率为68%,完成投资22.7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0.3%。全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凌凤二级路(凌云段)、那追水库等51个续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7.9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9.5%。全年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1.18亿元,实现开工建设9个,开工率100%

五是狠抓财税增收节支,财政运行健康平稳。深挖财政增收潜力,优化收支结构,保证了全县财税经济平稳运行。培育壮大财源。坚持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纳税大户上下功夫,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11.47%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深化财政管理和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专项支出,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65亿元,增长10.42%。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县三公经费下降27.21%,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六是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宜居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顺利推进。伶站、逻楼、加尤、玉洪4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生态乡镇命名。国家生态县和广西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凌云县国税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下甲平怀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生态工程稳步实施。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防护林等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构建珠江上游生态绿色屏障,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植树造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8%以上。环境整治和监测全面加强。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投入2000万元开展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全年共立案处罚企业4家,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七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综合改革。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少数民族素质提升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分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学前三年毛入学率82.7%,义务教育巩固率9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4%,职业教育进一步规范提升。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继续巩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联体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及特困人员的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工作迈上新台阶。文体广电等事业全面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徒步大会、茶交易会、凌云县第二届运动会和凌云县第三届庆丰收系列民俗体育活动等大型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凌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安全稳定工作强力推进。平安凌云建设扎实推进,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活动成效明显,连续13年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积极应对各类产业风险,H7N9禽流感疫情得到有效处理,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社会矛盾化解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八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全县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共261项。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169件,答复率100%。群众信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中央巡视组、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等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43件,办结率100%。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监察、国土、绩效、统计、审计、编制、商务、农机、物价、国资、工商、食药监、安监、质监、法制、调处、应急、气象、史志、党校、档案、机要、保密、老干、粮食、世行、供销、市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老龄委、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

各位代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向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族人民和广大干部,向驻我县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直、区直、市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凌云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面对过去一年的发展实践,既要充分肯定成绩,更要正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感到最焦急的是,产业结构不优,经济规模总量不大,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我们感到最忧愁的是,资金、资源、环境、科技和人才等要素仍然受到制约。我们感到最牵挂的是,贫困程度深,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很困难。我们感到最揪心的是,发展的软环境,服务效率仍然急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二、2018年工作重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凌云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提升能力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三大攻坚”完善年、“五大创建”巩固年、工作效能提升年,坚决打好打赢决战贫困、决胜小康攻坚战,为实现“两个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以上。

围绕上述任务和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决战深度贫困,迈出脱贫攻坚新步伐。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指标要求,在扎实做好已脱贫18个村2.5万人巩固提升工作的基础上,举全县之力,力争全年25个贫困村2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条件。一是聚焦深度贫困。24个深度贫困村作为攻坚重点,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全面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彻底摸清底数,剖析致贫原因,因村因户施策,确保深度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力度重点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特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全面开展农家夜校活动。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加大奖补力度,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三是加快移民搬迁。严格落实八包责任制,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泗城百坎、伶站伶兴、逻楼农贸市场等安置点建设,确保各个安置项目如期完工。进一步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好产业扶持和促进就业创业计划,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抓实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茶叶、桑蚕、油茶、旅游等脱贫奔康主导产业,力争每个贫困村、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以上产业。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已脱贫村和预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五是强化基建保障。在道路交通改善、农村饮水保障、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六是瞄准精准帮联。继续组织干部入户开展帮联工作,运用手机终端APP对干部帮联情况进行实时跟踪,通过系统数据分析,提高结对帮扶和脱贫成效。加强与上级部门及中广核集团、深圳市盐田区、玉林市等对口帮扶单位的沟通汇报,争取更大的帮助。

(二)做优特色农业,筑牢经济发展新基础。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目标,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优农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桑蚕、油茶三张叶子,力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一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实施抓低改、创有机、树品牌等措施,重点打造白毫公共品牌,力争完成茶叶低产改造1万亩,实现年产干茶5500吨,产值4.9亿元。二是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加快优质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力争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连片桑园300亩以上的优质蚕茧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深圳市盐田区帮扶资金,强力推进桑蚕产业发展,力争实现大蚕房建设2万平方米,新种桑园1.5万亩,产鲜茧7.8万担,产值1.8亿元。三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通过低产林改造、新种优质品种等措施,力争每个乡镇建设一个连片300亩以上的油茶低改示范林,完成油茶新种2万亩,低产改造2.5万亩,产值3.4亿元。四是积极发展水果、中草药等新兴产业。力争在贫困地区种植中草药3000亩、水果1.5万亩,重点建成1万亩百香果基地。五是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产业。力争种植烤烟4000亩,产干烟1万担,产值1000万元。六是加快发展养殖产业。力争全年出栏肉猪、肉牛、肉羊和肉兔共22.35万头(只),家禽132万羽,实现产值4.9亿元。七是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全面启动粮食功能区划分工作。力争完成4个以上示范园区建设。

(三)做强现代工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发展资源型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优农、石、水三篇文章,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38亿元,增长10.87%;规上工业增加值10.84亿元,增长7%一是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伶站乡停那工业园区进园大道、35千伏园区输变线路、园区场地平整等建设,确保企业入驻园区电力及产品、原料供给运输保障。二是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我县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推进茶叶、油茶、中药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充分利用我县碳酸钙矿产资源优势,重点抓好超细碳酸钙升级扩能技改、高纯度碳酸钙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我县得天独厚水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生饮用水加工产业,研究出台水产业发展激励扶持政策,强力推进山泉水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水加工企业落户凌云。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加大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四)壮大第三产业,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加快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3.8%一是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抓手,唱响城古、茶香、湖秀三张名片,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36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综合消费23.3亿元,增长11%抓好旅游项目招商。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重点围绕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投资景区开发建设。完善景区基础设施。重点实施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凌云古城、浪伏小镇和乡村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住宿、餐饮、卫生、通讯等条件,全面开放浩坤湖景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加大旅游与各行业的融合力度,打造自然、生态、文化融合一体的复合型产品。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长寿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水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承载力。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发健康养老等旅游业态。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以筹办重大赛事和节庆活动为载体,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不断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积极发展商贸交通物流业。以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不断完善物流配送、服务网点和电商品牌培育等体系建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抢抓互联网+”井喷式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挖掘地方特色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继续深化高铁无轨站运营模式,融入旅游服务、电商物流、共享经济等要素,全力打造“高铁+”产业融合平台。

(五)统筹城乡发展,塑造城市发展新品质。围绕创建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目标,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品质,逐步实现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发展目标,力争城镇化率达45%一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按照“拉大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总体思路,以古城规划为切入点,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以县城中心城区和乡镇集镇为主战场,全力推进“九个一批”,着力构建和谐宜居城市新格局。二是加快特色乡镇建设。全面实施少数民族乡项目建设,以加尤“茶·旅”特色小镇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生态宜居的特色生态小镇、养生旅游小镇。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程。实施示范村庄建设工程,每个乡(镇)投入100万元,打造一个基础完善、人口集中、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示范村,构建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三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创新城镇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整合住建、国土、环保等力量,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两违打击力度,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镇品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强力推进“广西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六)狠抓项目建设,蓄积赶超发展新动能。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力实施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提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攻重点,破难点,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17亿元,增长16%;重点项目投资48.86亿元,增长19.93%一是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当作一号工程来抓,以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碳酸钙、健康养老等产业为主导方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盯紧港澳台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民间资本密集区域,加强招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一批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对深度贫困县的支持政策,积极对接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主动加强对接,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项目盘子。三是加快项目建设。严格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实施并联审批、整体联动、联席会商、督查问责四大行动,强力推进乐百高速公路(凌云段)、扶贫移民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PPP项目策划与推进,促进投资持续增长。四是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项目服务专员的服务指导作用,第一时间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第一时间了解项目建设问题,第一时间对项目建设的诉求作出反应,切实做好项目服务,保质保量顺利推进。

(七)筑牢绿色屏障,厚植生态环境新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宜居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来抓,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力争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县。一是推进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满八桂行动,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实施珠防林、退耕还林4000亩,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859万元,确保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8%以上。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重点抓好林地、湿地公园及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加强森林防火,依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滥砍滥伐行为,切实维护林区秩序稳定。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澄碧河沿线环境治理,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三是实施环境治理。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防护林等乡村生态治理工程,重点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500人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四是建设宜居乡村。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成效,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抓好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个专项活动,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饮水安全、村屯特色等提升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八)强化财源培植,促进财税管理新提升。加大对全县财源的培植、扶持力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促进财税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培植壮大财源。加大对现有四上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强化协调服务、落实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协调资金支持、保障生产要素等措施,千方百计破解骨干财源企业发展难题,力争年内再培育10四上企业,不断加快财源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完善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实现财政收入2.77亿元,增长9%。继续加大社会事业和三农投入,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禁无预算超财力办事。力争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24亿元。

(九)筑牢民生底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更有公平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改薄计划,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巩固提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加快普及提升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镇洪小学搬迁新建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和管理,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扎实推进学校艺体教育,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熟悉一门乐器、爱好上一项体育运动。推进健康凌云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将医疗服务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促进分级诊疗。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健康扶贫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加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统筹推进科技、文体广电等各项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扶贫促进脱贫致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文化遗产,举办朝里吼敢歌圩文化节等系列民族文化活动。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场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主动承接、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筹办好国际山地户外挑战等赛事以及水上抢头鸭庆丰收等系列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全力打造我县文化活动品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搬迁移民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二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推动信访基层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应急管理,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市场安全有序。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三是精心办好为民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为民实事。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社保惠民项目;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保险等健康惠民项目;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项目;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等安居惠民项目;全面实施贫困群众产业奖补等扶贫惠民项目;全面实施村(社区)文体设备等文化惠民项目;全面实施寄宿制学校、卫生院太阳能热水器等爱心惠民项目。

(十)深化改革创新,释放社会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断谋求发展新突破。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实现供给水平明显提高,过剩产能有效化解,落后产能基本淘汰,实体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各类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短板得到有效弥补。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减证便民,全面实施一口受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窗口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三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投融建一体化等模式,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切实突破融资瓶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集体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继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查缺补漏发证工作。继续做好国营伶站林场改革、供销综合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新期待对我们政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法治政府,提高依法执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法制宣传教育,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完善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咨询、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社会听证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坚持担当为责,带头克难攻坚。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责任面前不推诿。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完善决策、执行、督查、考评、奖惩链条,严格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以督查倒逼责任落实,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凝聚起全县上下愿担当、想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改进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坚持严实的工作作风,把狠抓落实作为基本工作要求,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切实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境界,对谋划的工作、作出的部署、定下来的事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一抓到底。牢固树立慢进就是退的意识和马上就办的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切实增强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

(四)坚持廉洁从政,严守纪律底线。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决整治四风,重点查办扶贫、涉农惠农、工程建设等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真正做到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进一步健全惩防体系,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让广大干部职工心存敬畏,坚守底线,用强大正能量推动凌云跨越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奋斗的目标盯得更紧,把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实,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奋力开创凌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西部生态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两个建成:《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建成西部生态强县。

2.五大创建:《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县” “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广西文明县城

3.三大攻坚战:《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攻坚战、旅游富民攻坚战。

4.六年一争当:结合市委提出开展三年一争当活动要求(开展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投资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环境保护巩固提升年活动、争当全区营造三大生态排头兵)以及我县年初提出的三大攻坚冲刺年、五大创建突破年、干部作风强化年工作,形成六年一争当

5.“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

6.一带一路: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

7.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开展广西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是指广西县域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广西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8.生态乡镇:原名环境优美乡(镇),其创建工作是建设生态县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县已有泗城、下甲、伶站、沙里、逻楼、加尤、玉洪7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生态乡(镇)命名。

9.河长制: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设立河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各河湖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县级及以上河长设置相应的河长制办公室,具体组成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

10.两不愁,三保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11.八有一超: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精准脱贫摘帽标准及认定程序的通知》精神,八有一超指贫困户脱贫摘帽标准。八有指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吃穿不愁、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电视看;一超指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12.十一有一低于: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精准脱贫摘帽标准及认定程序的通知》精神,十一有一低于指贫困村脱贫摘帽标准。十一有指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电视看、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好的两委班子;一低于指贫困发生率低于3%

13.“八包责任制: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责任制,即包建设进度、包工程质量、包资金监管、包搬迁入住、包后续产业发展、包就业产业、包稳定脱贫、包考核验收。2017927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深入贯彻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精神,决定对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行领导八包责任制。

14.九个一批:完成一批城镇主干道的白改黑;升级一批人行道;改造一批管线网;整治一批背街小巷;修复一批古城节点景区;新建一批污垃处理设施;实施一批景观绿化亮化工程;完善一批公共活动场所;改善一批居民住房条件。

15.白改黑: 是指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16.“六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套责任班子、一名项目服务专员、一个项目责任单位、一套实施方案、一套奖惩办法。

17.改薄计划: 指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计划。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财政部、教育部决定于2010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战略要求,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基本标准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求,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就餐条件;根据教育规划和现有财力可能,改扩建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寄宿条件,逐步使县镇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

18.三去一降一补:201512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简称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方面,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去杠杆方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降成本方面,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方面,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19.“放管服改革: 2015512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20.一口受理: 2015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推行一口受理 是指通过有力的执行机制,优化安排受理、代办、转办、催办、回复等环节,为申办人提供一条龙服务。

  • 分享:
网警
  • 主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     桂ICP 12007659 号             网站标识码:4510270001
  • Copyright 2012-2016 lingyu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百色创慧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