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凌云县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府办|0 文号: 时间:2016-02-25 10:00:00 点击: 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8日在凌云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长  伍奕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县人民政府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4.47%;第二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11.73%;第三产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11.46%。为:27.75:42.12:30.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增长19.8%;财政收入2.04亿元,增长13.5%;工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61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增长14%。除地区生产总值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扶贫工作突出精准,扶贫攻坚扎实推进。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十个到村到户”,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25万,2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一是精准识别工作有序开展。组建了精准识别工作队110个1189人深入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入户识别评估农户32674户,全面完成110个行政村1556个村民小组的“两评议一公示”和电子表格录入工作。二是扶贫示范带动有效提升。在巩固提升下甲至沙里新农村百里示范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伶站瑶族乡三合屯浩坤湖生态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27个,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三是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有序推进。县城片区、下甲河州、沙里沙者等5个扶贫移民工程项目建设稳步实施。四是扶贫项目强力推进。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教育扶智、社会帮扶等5大项54个扶贫项目,完成投资2.39亿元。3500亩桑园、3000亩核桃和1万亩油茶低改等“两委竞标”产业有序推进,贫困村屯造血功能明显增强。11个贫困村14条18.05公里新建屯级道路及道路硬化项目全面完成。五是智力扶贫成效明显实施少数民族素质提升计划,投入266.5万元支助各类贫困学生884人, “贫困青年岗位就业培训生活补助机制” 得到进一步完善,帮助1000名贫困青年到县职校进行免费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开展茶叶、桑蚕、烤烟等短期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六是金融扶贫力度不断加大。1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融资基金,贷款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小微企业1.65万户,落实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授信额度34亿元,为农户发展产业贴息资金376万元。

——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紧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力促进农业加快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1.01亿元,同比增长6.89%。一是粮食产业稳步增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02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数的102%,完成粮食产量5.93万吨,占全年粮食产量任务数的114%。二是“221”特色产业长足发展。完成茶园低产改造7704亩,全年产干茶5058吨,产值达3.29亿元,广西凌云县白毫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批准建设,成功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完成新种油茶3000亩和油茶低产改造1.5万亩,产值达1.3亿元;完成新桑园种植1万亩,发放蚕种5.13万张,销售鲜茧4.1万担,产值达7587万元,蚕农户均收入15104元;完成烤烟种植5635.8亩,交售等级烟7119担,产值达921万元;“百林”鸡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培养百林鸡规模养殖17户,出栏肉鸡250万羽。三是积极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生态麻鸭”等特色养殖产业;新种十大功劳、扶芳藤、田七、鸭胆子3931亩;发展超级稻、淮山、水果等高效农业和富硒农产品,“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和“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申报“凌云牛心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四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硬化和新建通屯道路156.3公里,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解决8000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五是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了沙里瑶族乡土地确权工作,启动了下甲镇、加尤镇土地确权工作。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按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和服务,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69亿元。一是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开工建设年产50万吨高纯度纳米型碳酸钙、通鸿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年产1.2亿块页岩烧结砖正式运营投产。二是工业技改成效明显。高山茶业商贸有限公司有机黑茶生产线技改、天龙永和冶炼矿热炉改扩建、木材加工技改等工业项目扎实推进,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2万吨标准煤,下降12.7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37%三是狠抓企业协调服务。扎实推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成功培育规上企业5家,扶持发展微型企业40家。

——狠抓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始终把项目建设工作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健全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增长19.84%。2015年,全县计划投资重点支撑项目122个,完成投资12.4亿元。其中列入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4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5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7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7个,开工建设6个。一是强化抓好新开工项目。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75个,计划完成投资17.9亿元,扶贫移民工程、凌云至田林二级公路、那追和各漏水库等4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5.53%。二是持续推进续建项目。2015年度续建项目共29个,计划完成投资7.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9亿元。全民健身中心、县博物馆、县城屠宰场建设项目、那位山洪沟治理工程等1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三是大力进行项目招商。全县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累计5.26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05.21%。

——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品位不断提升。以争创“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强化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是城镇布局规划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县城及加尤镇总规修编及下甲、逻楼等4个乡镇控规编制工作。二是市政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扎实推进城区污水管网、逻楼镇污水处理厂、第三中学周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建投资5.8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7.9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9%。三是名乡名镇创建初显成效。逻楼百镇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下甲镇成功入选自治区百镇示范建设工程,沙里少数民族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四是镇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坚决制止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城镇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四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突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围绕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定位,以争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目标,重点抓旅游发展的规划和项目建设。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8万人(次),增长12%。一是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完成凌云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修编工作,环浩坤湖生态体验区概念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15年计划实施重大旅游项目34个,完成投资5.77亿元。浩坤湖湿地公园浪伏小镇、凌云古城和金保乡村旅游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宣传促销有效开展。大力实施“引客入凌”工程,完成了旅游宣传广告有奖征集,成功举办“文化名家凌云行”大型采风等旅游主题活动。

——狠抓财税增收节支,财政运行健康平稳。把培植财源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主渠道,在稳定原有税源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培育新的税源,开辟新的税收增长点,进一步健全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加强培育壮大财源。加大对现有财源特别是工业骨干财源的建设力度,坚持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纳税大户上下功夫,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3.5%。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专项支出,加大对社保、新农村建设、文教卫、惠民实事等重点支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88亿元,完成支出任务数的95.23%。三是 “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县“三公”经费为1375万元,同比减少178万元。

——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滇黔桂石漠化综合治理、“绿满八桂”等生态工程,植树造林3.15万亩,珠防林工程1万亩,完成10个生态村、2个生态乡镇申报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在全国49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获广西16个考核县第一名。生态乡村建设稳步开展,“三化”专项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村屯绿化191个,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建成通屯及屯内道路硬化46条,荣获全区“清洁乡村”一类县。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和监测,启动新增县城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逻楼镇污水处理厂项目,通鸿水泥厂脱硝设施运行效果良好。四大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COD排放1013.93吨,氨氮排放112.11吨,二氧化硫排放278氮氧化物排放1560.16吨,节能减排任务全面落实

——切实保障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全面落实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有序推进县第三中学、下甲中学扩建及乡镇公立幼儿园等教育项目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卫生计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县医院标准化和县妇保院建设项目,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农民参合19.65万人,参合率99.51%,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93.42%,人口自然增长为8.08 “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各项政策,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0人,新增城镇就业9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以城乡低保制度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6234人,参保率99.24%,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四险”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00户,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256套。为民承诺所办的10件实事全部完成。科技、体育、广电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百色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暨首届中国•百色“地心之旅”全国徒步大会、2015年全国气排球公开赛、首届全国冬泳“水上抢头鸭”比赛、“凌云白毫茶杯”全国象棋公开赛等活动。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安全生产和社会维稳工作扎实开展,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建议、提案130件,办复率为100%。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万人评议”机关干部作风等活动全面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重大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作用。廉政建设得到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得到强化,努力把所有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的目标基本实现。

监察、统计、审计、编制、商务、农机、物价、国资、工商、绩效、食药监、安监、质监、应急、气象、史志、党校、档案、机要、保密、老干、粮食、世行、供销、市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老龄、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为波澜壮阔的“十二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十二五”,我们经受了经济新常态的巨大挑战,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十二五”是我县综合实力大提升的五年。201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15.32亿元跃升至26.94亿元,年均增长9.86%。财政收入由1.08亿元跃升至2.04亿元,年均增长11.18%。固定资产投资由17.1跃升至30.2亿元,年均增长9.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1.8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4倍。规上工业增加值由2.98亿元提高到7.16亿元,年均增长15.73%。

 “十二五”是我县发展方式大转变的五年。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221”特色农业,扎实推进“3个十万亩”和“2个万亩”基地建设。与201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由6.79亿元跃升至11.01亿元,年均增长10.15%。紧紧围绕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环保节能型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1.7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1.69亿元,年均增长10.74%。扎实推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0年的12家发展到2015年的21家。现代交通运输、房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和休闲生态旅游业逐步兴起。全力打造“城古、茶香、湖秀”三张名片,以浩坤湖湿地公园、浪伏小镇和凌云古城为重点,主动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百色红色革命旅游区、乐业“世界地质公园”,推进“一漂(大王岭漂流)、一湖(浩坤湖)、一围(大石围天坑)”精品旅游路线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十二五”是我县城乡面貌大变化的五年。五年共投资30亿元,实施城乡建设工程200余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6.6平方公里增加到7.9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9%提高到2015年的39%,提高了10个百分点。完成7个乡镇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户以上的村庄规划,批准实施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实施了城镇供水和排污管网建设、食品公司片区旧城改造、城北四星级酒店及商住小区、云台山公园、鸿顺中央公园、北旦村新区、体育馆及其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等市政项目,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下甲、逻楼、加尤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三级中心的小城镇结构体系。全县有公路总里程2030公里(国省道128公里、农村公路1902公里),实现了全部乡镇通油路和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形成了以国省干线道为主线,农村公路县乡村道为支线,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网络。

“十二五”是我县人民生活大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县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3.74亿元,全力构建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教育扶智、社会帮扶”五位一体扶贫新模式,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县34个贫困村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6.82万人。建成258处人饮工程,解决9.7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完成建设廉租住房324套、公共租赁房856套、经济适用住房30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437户;城镇新增就业4483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 1624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8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7.69万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9.6万人,参合率达到99.51%,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459人;全县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248人、农村低保对象26130人、农村五保对象1073人,新建和维修乡镇敬老院9所。群众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住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各位代表,总结2015年,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回顾“十二五”,我们更觉得不平凡、不寻常。五年来,先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华诗词之乡”、“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基地”、“国家园林县城”、“国家西部地区教育两基攻坚先进县”、“广西卫生县城”等称号,连续11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十二五”是凌云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五年来,我们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打基础、谋长远、促发展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解民忧、惠民生、促和谐的难事,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凌云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衷共济、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凌云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拼搏奋斗,不仅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累了宝贵经验。五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最核心的是解放思想不停滞,要立足凌云实际,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把凌云放在全国、全区大局中定位,以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以实干的作风推动发展,才能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率先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不折腾,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做好新型工业、特色农业、生态建设三篇文章,用发展凝聚合力,唱响壮大县域经济主旋律。最根本的是心系群众不懈怠,要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基础的是维护稳定不放松,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注重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凌云仍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县份,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二是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4.8万,且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石漠化严重、生产环境恶劣的大石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土山区,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如期脱贫奔康任务艰巨。三是工业规模小、产业链短,倚重依能特征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服务业比重低,拉动能力弱,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群众增收渠道不宽,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任务艰巨。五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职能尚需加快转变,部分干部担当意识和执行力不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推动凌云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十三五”时期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 2016年—2020年,是我国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期,是我县决战贫困的攻坚期,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努力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县情,科学判断发展趋势,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凝心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需要。

根据《中共凌云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我县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脱贫奔康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实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五大创建工作,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生态凌云、富裕凌云、文明凌云、和谐凌云建设,基本建成西部生态强县。

《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到“十三五”末实现经济总量比 2010 年翻一番。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更加科学合理。

——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上级规定的范围内力争在“十三五”期末相关指标数据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在享受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民生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数量和水平上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标准,力争到2020 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深化行政体制、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和农村金融改革,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努力开创凌云县改革开放新局面。

——发展后劲不断加强。力争到 2020 年底,有 1 条以上高等级过境公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1 条通往凌云县的铁路,实现乡乡通三级以上等级公路,乡、县级公路网络化,村级公路全部达到四级路面硬化水平,20户以上自然屯实现100%道路硬化,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客运站和主要行政村通小型客运班车。力争到 2020 年底,城镇化率达50%左右。

 

《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均等化、促公平方略,强化“十个到村到户”措施,全面推进旅游扶贫、创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工作,重点实施贫困村村屯道路硬化、人饮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基本公共服务普及“五大工程”,确保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围绕百乐高速、县际二级公路、乡村公路硬化、重点水利、移民安置小区、茶产业园、教育卫生设施、旅游景点、养生度假小区等重点工程,促进全县交通网络、水利设施、城镇扩展、旅游开发、公共服务设施取得重大突破。

——旅游富民攻坚战。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县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深入开展五大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生态县”。对照《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的5项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结合我县已获得的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广西县级空间规划试点县试点示范工作,在广西率先争创保护与发展双赢的“国家生态县”绿色奖杯和金字招牌,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实情、顺应群众期盼、符合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创建“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和地方特色品种优势,发展有机农业,打造“绿色引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不断促进我县特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继续打好“城古、茶香、湖秀”三张名片,推进与周边县“产品相融、交通互通、宣传相联”三项融合,全力打造生态、运动、养生、休闲、健康的旅游升级版。建成一批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和旅游扶贫示范点。

——创建“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南珠杯特等奖”、“广西卫生县城”等成果,申报落实“国家卫生县城”,以扶贫移民、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城乡拉框架、提品位、聚人气,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魅力古城。

——创建“广西文明县城”。把创建工作与推进生态凌云建设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创建的理念,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群众文明素质;扎实开展各项惠民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优化平安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坚决维护社会秩序,健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

同时,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新凌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发展人权事业。加强国防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县基本方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公共安全应对机制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各位代表,展望“十三五”,我县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目标催人奋进,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坚信,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规划蓝图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奋斗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凌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6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29.22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35.03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2.22亿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4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6397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有难度、有挑战、有压力,但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有利条件,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奋力而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加快贫困群体脱贫摘帽步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百色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全面落实结对帮扶机制,力争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11元以上,全县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万以上,1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1.重点突破,统筹推进。进一步健全分工、考核、奖惩等扶贫开发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县扶贫指挥中心作用,以53个贫困村扶贫开发为突破口,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强扶贫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实现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新突破。

2.示范带动,促进产业发展。继续推行“政府挂牌、两委竞标、支部承诺、县委奖励”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规模,通过建设基地,树立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3.大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搬迁区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引导移民群众结合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开展多种经营,鼓励移民群众就近发展加工、运输、建筑、餐饮、商贸等二三产业促进多种经营,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4.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重点安排贫困村和少数民族聚居村屯道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创建“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加大农村电商投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茶叶、桑蚕、油茶等农业产业发展,力争农业总产值达11.78亿元,增长7%。

1.着力推进茶叶产业品牌化发展以稳面积为基础,以强龙头为重点,以树品牌为核心,以增效益为目标,通过实施低改、创有机、提质量、树品牌、强宣传、拓市场等措施,统一“凌云白毫茶”产地标识,力争实现年产干茶5100吨以上,产值突破3.8亿元。

2.强力推动桑蚕产业提质增效。“增量、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品质和品牌”升级为重点,以强龙头延链条为支撑,新种桑园6000亩,低改桑园1.5万亩,新增一家丝绸生产企业,增建12组缫丝生产线。力争实现桑蚕产业总产值1.97亿元。

3.全力推动油茶产业升级发展。采取抓低改提产量、引龙头强带动、树品牌增效益等方式,实施低改面积1.5万亩,新种0.5万亩,大力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力争实现油茶产值2.3亿元。

4.全力做好烤烟生产工作。坚持从烤烟生产实际出发,以发展田烟为主,积极开展地烟种植示范。种植烤烟6500亩,出产干烟1.5万担,烟农总收入力争达1500万元。

5.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十大功劳、铁皮石斛、葛根、田七等中草药和巨菌草种植,培育牛心李等特色新兴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园、示范带。

6.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农民工创业园在加快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制定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微小企业和旅游业、服务业、种养业等,促进更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三)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按照“抓突破、调结构、稳增长”的思路,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切实增强工业发展新动力。

1.加强企业协调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和服务,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做好企业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加强企业信贷担保等平台建设,引导各金融机构在企业贷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指导企业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2.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丝绸产业园、生物质能源发电、年产12万吨纯净水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竣工投入使用。强力推进年产50万吨高纯度纳米型碳酸钙项目等一系列生态碳酸钙项目的建设。

3.继续推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培育2家规模以上企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4.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9.2%,工业增加值8.8亿元以上,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 5亿元,增加值8.3亿元。

(四)注重品位提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争创“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城乡建设投入,力争城镇化率达41%。

1.严格规划先行。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下,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加快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规划和村庄规划等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坚持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以生态建设提高规划编制的广度和城市设计深度。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旦村三中片区市政道路工程;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和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快城市路灯、景观灯具改造,县城旧城路灯改造;加快城镇园林绿化步伐,建设一批具有古城风韵,艺术感染力强,富含本区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绿地,重点实施文化体育公园、九龙文化公园等全民娱乐活动场,提高城镇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3.加大市政监管力度。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强市政管理队伍建设,继续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管理,进一步抓好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

(五)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围绕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目标,积极推进“一漂(大王岭漂流)—一湖(浩坤湖)—一围(大石围天坑群)”为主线的桂西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加快凌云国际山水生态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力争实现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25.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5.2%和23%。

 1.着力提升景区档次。充分利用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品牌优势,强力推进环浩坤湖生态体验度假区建设,重点完善景区水电路、游客服务中心、宾馆、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旅游栈道、旅游码头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凌云古城”4A级景区项目建设,着力做好古城游客服务中心、镇洪新区体育文化公园、沿河沿路景观带、水源洞提级改造、古城景观改造、茶文化风情街、旅游商品街、凌云县城至下甲集镇沿河水生态治理园林景观、骑行栈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浪伏小镇建设,完善景区饮水、供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将景区建设成为集休闲、养生、度假、茶疗保健、有氧运动为一体的广西旅游度假区。

2.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继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重点以环浩坤湖湿地公园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为龙头,以星级乡村旅游区和星级农家乐创建为牵引,力争创建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五星级农家乐。

3.加快特色村镇建设。以壮瑶民俗、自然风光、特色农林产业等资源为依托,创建泗城镇、沙里乡2个广西特色旅游名(镇)名乡,把浩坤村打造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六)加强环境保护,全力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按照“天蓝、水碧、山青、城绿”建设要求,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环境保护,更加积极保护生态,完成“全国生态文明工程试点县”建设任务。

1.推进生态建设。统筹推进生态县建设工作,申报泗城镇、沙里乡两个生态乡镇,组织编制下甲镇等其余六个乡镇的申报材料;深入推进凌云县“饮水净化”专项活动,做好1000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工作;做好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启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积极推进大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农村生态能源等生态工程,推进重要通道、城镇和村屯绿化美化。

2.强化节能减排。抓好重点领域节能,支持永和锰业等重点能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力争实现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抓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商用、民用节能。加强工业集中区污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禁止超标和无证排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资源深加工和再利用工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七)强化项目带动,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把项目投资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引擎,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3亿元,增长16%。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和申报,全力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盯紧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集中力量引进一些知名企业到凌云发展,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对已签约的引资项目要执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同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增强融资功能,扩大融资规模。

2.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工业、交通、水利、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前期费投入,及时完善手续,重点将凌云县2016年饮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户以上自然屯公路、各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凌云县新汽车站建设等项目的可研、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同时,围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认真落实调结构、促提升,促进产业大发展,加快储备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消费项目,推动重大建设项目有序接替。

3.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如期竣工。重点推进浪伏小镇、浩坤湖湿地公园、镇洪新区开发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投资量;加快乐百高速公路(凌云段)、凤山至凌云至田林二级公路(凌云段)、推进加尤至逻楼公路、棚户区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安置、茶产业园、羽腾丝绸产业园、县城旦村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北四星级酒店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度,重点解决项目资金缺口、建材供应、劳务用工、施工协调问题,倒排工期,促进尽早竣工并投入使用。突出泗水河两岸建筑立面改造、江洲音乐演艺广场改造、镇洪新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县城至下甲镇14公里景观骑行栈道等项目建设。

4.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对非政府投资的新上项目放宽其市场准入门槛,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抓紧搭建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平台,进一步树立“替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为项目建设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八)创新财税管理,切实提升财税保障和金融服务能力把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作为财政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1.培植壮大财源。继续挖掘发展潜力,培植壮大工业财源,稳步扩大农业财源,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兴财源。加强收入征管,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完善税源动态监管办法,做到应收尽收,力争财政收入达2.22亿元。

2.严格控制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继续加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支持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压缩会议费、招待费、“三公经费”,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禁超预算超财力办事。力争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突破20亿元,增长21.21%。

3.深化财政改革。深化政府采购改革,继续抓好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深入开展民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监管,强化审计职能,抓好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结算审计、财政资金绩效综合评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扎实做好1.5万户7万人的金融诚信系统调查和录入工作,积极实施金融扶贫行动,完善金融扶贫系列管理激励机制,主动参与百色市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工作,具备条件的村实现POS机全覆盖,使金融扶贫到村到户,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创业发展。

(九)完善民生保障,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围绕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卫生、计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一批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项目,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加强学校布局调整,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前教育工作,加快推进乡镇(村)幼儿园建设;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和“全面改薄”工作,巩固“两基”成果;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加快县第三中学建设进度,确保凌云中学秋季学期能搬迁至新校区;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智力扶贫开发工作,完善职业技能学历培训相关政策,完善民族教育系列扶持政策;继续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考上大学困难新生入学、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各类资助工作。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科技下乡工作,以科技扶贫促进脱贫致富。

2.全力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确保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作,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服务楼、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县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进新农合支付改革,控制医药费不合理上涨;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做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继续做好艾滋病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母婴健康“一免两补”幸福工程;扎实做好新农合征缴工作,确保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76%以上,农民受益率达60%以上,资金使用率控制在85%左右,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做好生育信息采集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做好全面实施二孩生育前期准备工作;健全出生个案信息登记制度,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3.全力做好文体广电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县体育公园及配套工程建设进度,积极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主动承接、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积极做好今年的国际户外山地赛、“拔群杯”篮球赛、全国象棋公开赛等重要赛事筹备举办工作。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管理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4.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今年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继续集中财力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

5.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政府与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行为,着力维护市场繁荣稳定。扎实做好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工作。依法保障公民特别是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老龄委、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的联系;统筹做好统计、机构编制、物价、气象、档案、保密、史志、粮食、世行、供销、新闻出版、工商、保险、邮政、烟草、通讯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要强化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创新。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重大民生事项实行承诺制,努力使政府服务更符合群众意愿。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精简审批事项。健全完善县乡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实体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等,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要强化依法行政,推进科学决策。公布执行“三个清单”(权力清单、监管清单、负面清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快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落实行政决策公众听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资金使用公开,切实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强化作风建设,推进效能提升。加强政府督查职能,加大督查考评力度,下大力气提高政府执行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落实,高效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建议和民生实事。从严控制会议活动,大力压减文件简报,努力改进文风会风。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效能建设和群众评议机关干部作风活动,深化政风行风热线等活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等行为。

四要强化严以用权,推进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健全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进财政资金使用审计全覆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负重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率先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部生态强县目标而努力奋斗!

  • 分享:
网警
  • 主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     桂ICP 12007659 号             网站标识码:4510270001
  • Copyright 2012-2016 lingyu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百色创慧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