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广西凌云县富硒有机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

来源:|0 文号: 时间:2016-10-11 03:52:25 点击: 次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4〕17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特色兴区”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培育龙头企业,实行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树立品牌战略,带动茶业合作社和茶业大户,促进凌云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加尤镇央里村茶山金字塔AAAA景区内设立核心区3100亩,在玉洪乡盘贤村、九江村、下谋村、上谋村、玉保村、江更村设立拓展区5150亩,辐射带动加尤镇和玉洪乡茶叶主要产区11560亩。核心区由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西凌云县浪伏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建设基础设施,实施良种繁育,采用标准化技术生产,先进设备机械化加工,信息网络化销售,人员组织化管理,同时与科研院所结合,开发健康长寿的高端富硒茶产品,引人入园参观,打造成为集生产、科研、培训、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核心区主要建设内容
    (一)富硒有机茶标准化生产:改造茶园800亩,富硒有机茶标准园创建园1500亩,园林化、水利化现代园创建300亩。
    (二)茶叶深加工:建设绿茶、红茶、黑茶标准化生产线,生产富硒有机茶系列产品,年生产干茶1000吨。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采购:环山道路硬化7公里、采茶步道硬化4公里;水肥一体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诱杀虫灯,修采茶叶设备、除草设备购置等。
    (四)休闲观光园:主要有游客采制茶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度假酒店,风情街,观景走廊,茶具陈列馆、茶道表演室、露营基地等建设。
    (五)新农村建设:围绕“道路硬化、村屯绿化、饮水净化”要求,对央里村坡脚屯、那力屯、那追屯进行房屋立面改造,排污沟、垃圾处置、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使景区村庄达到绿化、花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的效果,彰显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特色民居风貌格局。
    四、基本要求
    (一)突出特色产业化。利用凌云土壤含富硒、中国名茶之乡、茶山金字塔AAAA景区三大特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凌云县富硒有机茶,提升浪伏品牌效应,形成“产—供—销,农—工—贸”集科普、培训、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示范区”。
    (二)突出生产标准化。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措施,对种苗、有机肥、农药等物资以及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三)突出经营组织化。核心示范区由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西凌云县浪伏茶业有限公司牵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一批茶叶经营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利用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壮大经济实体,促进茶业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四)突出装备设施化。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建设水肥一体化、绿色植保、茶叶修剪、自动化加工设备项目,提高示范区设施装备水平。
     (五)突出要素集成化。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在核心区建设中低茶园改造、高产优质高效茶园生产示范、茶叶深加工等技术集成与示范,以成套的农业生产工程技术和装备为核心,将有机茶生产关键环节的工程技术和实用高效成套技术装备进行智能组装示范,提升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品牌知名度,提高商品竞争力。
    五、技术方案
    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在核心区建立科技示范,通过茶园低产改造、引进优良新品种,以提高茶叶产量;应用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质提升技术,实施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富硒茶生产技术规程, 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主要对核心示范区进行估算,总投资为14590万元,其中:
    1.富硒有机茶园低产改造示范基地800亩,投资208万元。
    2.高标准种植富硒有机茶示范基地1500亩,投资400万元。
    3.现代化富硒茶园建设300亩,投资195万元。
    4.茶叶深加工,厂房及设备投资1787万元。
    5.休闲观光园建设投资11000万元。
    6.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投资300万元。
    7.科技推广及质量检验体系建设投资200万元。
    8.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争取上级以奖代补项目资金扶持800万元。
    2.企业业主浪伏公司筹集(含借贷)13500万元。
    3.地方政府财政配套290万元。
    七、实施进度
    (一)创建准备阶段(2015年6月)
    1、落实核心示范区范围,确定创建工作实施主体,摸清种植户(经营户)情况。
    2、做好核心示范区种植项目建设规划。
    3、做好宣传发动。
    4、健全完善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
    5、开展对种植户(经营户)进行茶园低改、良种繁育、富硒技术等相关农业技术培训。
    5.开展核心示范区村庄新农村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规划。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
    按照项目规划,全面推进凌云县富硒有机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
    (三)验收阶段(2015年12月)
    收集材料,写好总结,完善相关资料,申请上级验收。
    (四)巩固发展阶段(2016年-2020年)
    按规划要求,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各项农业生产要素向示范区集聚,进一步提高示范区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创建凌云县富硒有机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凌云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示范区创建日常事务工作。各职能部门职责:
    县委宣传部负责创建凌云县富硒有机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宣传策划、大力宣传报道创建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制作宣传片,展现创建成果。
    县发改局负责示范区项目编报,指导项目规划。
    县财政局负责示范区建设资金的拨付、监管和使用。
    县农业局、茶叶管理中心负责示范区茶园低改、良种繁育、富硒生产等规划、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示范区的生态绿化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示范区生产生活用水规划和实施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示范区道路建设工作。
    县国土局、住建局负责示范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与实施工作。
    县扶贫办负责示范区产业扶持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县旅游局负责示范区乡村旅游规划和指导工作。
    县畜牧局负责示范区养殖业规划和指导工作。
    县科技局负责示范区科技服务工作。
    县工商、卫计、质监、食药监等部门负责示范区企业、合作社、个体户从事经营加工茶叶的相关业务服务和监管工作。      
    供电、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部门负责做好示范区供电、通讯、电视等服务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尽可能将支持政策向示范区倾斜。同时,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以及农户筹措资金资金示范区建设,切实形成经营主体资金、政策性补贴、财政资金等为支撑的多元化资金体系。积极完善税收、信贷、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境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努力形成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农民资金为补充,目标统一、形式多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现代特色农业资金发展新格局。
    (三)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多方参与。依据《凌云县鼓励企业引资优惠办法》、《凌云县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奖励激励暂行办法》等,从政策、资金、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扶持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积极参与富硒有机茶生产建设工作,使示范区富硒茶产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得到健康、有序、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建立科技支撑,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以及农业技术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核心区的建设。建立科研、示范、推广、生产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条件,吸引中高级技术人员与大中专毕业生到示范区工作。以现有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村镇成人文化夜校等为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群众、基层干部以及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健全农业综合服务机构,把核心区办成农科成果转化的高效载体,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科成果产业化的发展。
    (五)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推进力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底绩效考评工作,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问责,对工作完成较好的给予表彰。

  • 分享:
网警
  • 主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     桂ICP 12007659 号             网站标识码:4510270001
  • Copyright 2012-2016 lingyu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百色创慧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