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全国劳动模范——郁再俭

来源:|0 文号: 时间:2016-10-11 05:31:45 点击: 次

20161011723875.jpg

     谈起平怀,熟悉的人知道,这个村庄于2011年被授予“百色桑蚕村”称号, 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敢闯敢干,小蚕“孵”出乡村好日子

    

    平怀村位于下甲镇大山深处,半土半石又干旱少雨,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望天吃饭,雨多饱一年,雨少饥一年。”每年到耕田栽秧季节,村民为争水闹得不可开交,上屯要水,下屯断流,有些妇女为了争水灌田,甚至脱了裤子一屁股坐到水沟里。2002年,平怀村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贫困,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大片土地荒芜,基础设施无人建设,开通半山的公路没人组织建设被荒废。那年,在外开诊所、搞建筑的青年党员郁再俭当选为村民委主任,2008年,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回村一看,真是一穷二白啊。”一上任,郁再俭就想,要脱贫,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来带动。一次,他去凤山走亲戚,看到当地村民的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着桑树,让他眼睛一亮:“平怀的光温条件适合种桑养蚕,既可增加农民收入,种桑树还可改善生态环境。”几经调研、比较,村里决定发展桑蚕业。但部分群众不接受这一个新生事物,有人甚至大骂:“村里很少的田地,都种上桑树了,吃什么?”他们普遍认为有粮才有饭吃。郁再俭抓住县委、县政府动员群众发展种桑养蚕的良好机遇,动员群众转变观念,最终几户亲戚勉强同意把稻田用于种桑,郁再俭想一举成功壮大桑蚕这一产业,让群众看到种桑的好前景,一下便要了60张蚕种,并信心满满地精心喂养。然而天不从人愿,由于蚕房消毒环节没有做好,蚕虫到了四龄时全部患病,白皑皑死成堆。群众的骂声接踵而至,有人更是把一包包死蚕扔到他家的大门口,难闻的臭味久久不散。
    “别人养得成,为啥我不行?”不服输的郁再俭自掏腰包跑到南宁蚕种场学艺20天,又到贵港市云表镇蹲了一个月,自交伙食费向当地蚕农学习养蚕技术。回到村里后,失去信心的村民再也不相信郁再俭种桑养蚕致富的“鬼话”,大胆的他再领了10张蚕种,自已试养。由于技术到位,蚕房精心消毒,健康的蚕宝宝生长飞速。到了四龄蚕后,郁再俭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把所养的蚕全部赠给群众,五龄后,蚕虫吐丝上茧。几天后,受赠的群众每家卖蚕茧收入二三百元,拿到“真金白银”的群众乐开了怀,卖蚕茧得钱的消息一时间传遍全村,群众开始重拾起种桑养蚕的信心。经过几年发展,平怀村的桑蚕产业已初具规模,效益良好,然而一场金融风暴差点毁了平怀村的桑蚕产业。从2007年开始,美国金融危机初现端倪,世界经济不景气让中国的丝织品出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蚕农鲜茧售价一跌再跌,最终跌至每公斤8元,大量的蚕农欲弃桑种粮。在这关键时刻,郁再俭为挽救全村桑蚕产业,硬着头皮把全村1100多亩桑园私人承包下来,2008年,郁再俭亏本20多万元。直到2010年,鲜茧价格从8元每公斤升至40元每公斤,蚕农们见蚕茧价格转高,纷纷讨回桑园,此时郁再俭毫不犹豫地将桑园退回给蚕农。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怀村桑蚕业步入发展的春天。2014年,全村种桑6000余亩,村民养蚕多的达13批,全村卖出鲜茧收入近600万元,养蚕户人均收入达7000元。郁再俭一家负责小蚕共育,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成为百色有名的“桑蚕大王”。村民张洪薪2014年种桑40亩,养蚕收入12万元。 “现在的生活和过去比,真的是天上地下,一点也不假。”他发出了幸福的感叹。
    大片栽桑行对行,平怀有了新文章。成立桑蚕合作社,引导群众奔小康。桑树种植六千亩,遍地绿油好风光。到处建起桑蚕楼,水泥硬化到家乡。桑蚕业让群众一举摘掉贫困帽,也让平怀一跃成为百色市乃至广西桑蚕名村,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技术农民,在凌云招聘的10位桑蚕“农民技术专家”中,平怀村就有6位村民榜上有名。看着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200多幢三、四层的“农家别墅”,村民们说,这是一张张桑叶、一条条蚕虫“孵”出来的。

20161011765422.jpg

    志存高远,打造千万元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有专家指出,贫困山区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之一在生态。作为村支书,郁再俭也有一个强村理念:生态是乡村的名片。平怀村搞经济,生态不能丢,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郁再俭成为乡村生态经济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引领村民勾勒出一幅生态循环经济的美好图景,成功打造出一条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循环经济链:以种桑养蚕为根本,依靠种养,又不完全依赖种养,而是靠蚕“孵”出生态循环经济。该村产业链如此延伸:桑园——蚕房——豚狸养殖场——山羊养殖场——肉牛养殖场——红薯粉加工厂——食用菌加工厂——有机肥生产车间……郁再俭介绍,种桑,用嫩桑叶养蚕,用老桑叶养殖豚狸、山羊、肉牛,桑枝破碎成颗粒后制成菌棒,加工食用菌,种完食用菌后的废菌棒加上豚狸、牛羊粪便,可以制成有机肥回归桑田,成为桑肥,变废为宝,完成一个循环。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在桑园套种红薯,生产红薯粉,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再增一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平怀村已建成食用菌加工场3000平方米,2014年生产27万袋,以香菇为主,产品销往凌云各乡镇和田林、乐业等周边县份,年产值150多万元。去年豚狸总销售量9.4万只,按每只获毛利28元计,总收入达260多万元。引进山东公羊让其与广西黑山羊、本地山羊“结婚”,着力打造山羊新品种繁育基地,首批已引进100只种羊,利用桑枝做成饲料进行喂养。村民领取山羊新品种回去圈养,长大后由养殖场回收,群众没有卖羊难的后顾之忧,圈养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废菌棒和牛羊粪便生产有机肥,今年计划生产100吨,目前设备已到位一部分。郁再俭算了一笔账:种桑养蚕年收入600万元、食用菌150多万元、豚狸260多万元、红薯粉80多万元,其他链条上刚刚起步的产业也有100多万元,这样,一条年总产值超过千万元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就形成了。
    郁再俭引领平怀人牢牢地把生态循环经济抓在手上,但他并不满足,目前他已注册成立了 “广西凌云广大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自荐当上董事长,公司统管平怀村现有的桑蚕合作社、豚狸养殖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场、山羊养殖场、食用菌加工厂、红薯粉加工厂,有机肥生产等,开拓市场。
    郁再俭还透露,平怀村目前还有11个工程队活跃在百色市的建筑行业,每个工程队有七、八人,他们合股承包工程,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


    倾情为民,造就让城里人“眼红”的新农村

    

    平怀村是个生态移民搬迁村。作为村支书,郁再俭带着一颗赤诚的心为广大农民服务,倾情投入新农村建设。

20161011219187.jpg

    这个村过去有13个自然屯,部分群众分散居住在山上,突发的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让散居于深山小屯的群众苦不堪言。2010年,一场百年一遇的地质灾害袭击平怀,幸好当时天已亮,村民已起床,无人员伤亡,但51户群众的房屋受损,有的甚至片瓦不剩。此后,在政府的引导下,郁再俭和村干们一起,动员山上的群众逐步搬迁到平南大坝的兴平村居住,现在该村由过去的13个自然屯缩减为8个屯,其中5个屯的群众集中生活在兴平村,达到240户。走出大山的群众,有了新生活,他们原先居住的山,生态得到休养与保护,下山集中居住的群众一下就能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的阳光,往往修通一条路,就能造福一大片。2007年,平怀村修公路,但途中经过的大片土地是彩架村的土地。在公路修建过程中,彩架村部分村民对这项工程进行拦截,干扰修路,平怀村村民无一敢上前进行劝解。郁再俭只身来到现场,好言好语相劝,言明公路修通后对两村都有益处,请彩架村有威望的老人赶到现场,呵斥了部分村民的无理行为,一场因为修公路引发的争执得以消除。当公路修进平怀村时,村民罗某不愿让公路占用自家的桑田,不听开导,还索性睡进挖机的牙瓢里,赖着不起。郁再俭提出用自家同等面积桑田与罗某交换公路“过路权”,最终罗某不但同意公路占用自家桑田,还不求任何补助,更不要郁支书家的桑田用于交换公路“过路权”,确保了修路工程的畅通。如今,这条进村路变成了通村水泥路,平怀村家家户户有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一桩桩,一件件,郁再俭舍小家顾大家,倾情为民建新村的事还很多…… 随着以桑蚕业为主的生态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平怀村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凌云县最富裕最现代化的村庄。一件件新鲜事也不断在小山村里上演。200多户村民全部住上了三四层的农家小楼,每栋小楼的造价基本在几十万以上;这里,90%的20-50岁年龄段农民持有驾照,现在全村已有家庭轿车94辆。虽远离乡镇,但84%的农户使用了光纤,用上电脑。平怀村成为百色市“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此外,为了防患未然,村民自筹一万多元办消防,组建由6位村民组成的“专业”消防队。村里建起了百色市唯一的村级工会,利用“工会之家”带动群众致富。
    一幅农村现代化的美丽画卷已铺展在眼前。郁再俭说,平怀村的发展实践证明,实行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是一条科学发展的好路子,群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平怀村农民养蚕专业合作社荣获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称号。2012年,平怀村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此外,平怀村还成为中央党校科级干部培训基地,已经办了两期培训班

20161011341537.jpg

  • 分享:
网警
  • 主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     桂ICP 12007659 号             网站标识码:4510270001
  • Copyright 2012-2016 lingyu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百色创慧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警